上海未成年人案件呈两个80%城乡结合部是重灾区

所属栏目:热点关注 资源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3-09-27 08:38:52 点击次数:7114

中新网上海9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在中国最早探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的上海长宁检察院今日披露,近年来,未成年人案件呈“两个80%”:涉案未成年人中有80%以上是来沪未成年人;涉案未成年人的居住地或作案地80%以上集中在城郊结合部。

据统计,2011年,上海市流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约占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总数的82%,其中因法定监护人不能或未完全尽到监护职责导致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约占73%。

最高检《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研究》重点课题汇报会26日在此间举行。长宁区检察院联合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政法学院等专家学者围绕这一重大课题,结合今年新刑诉法在特别程序中增设的附条件不起诉、社会调查等制度执行等献计献策。专家们一致认为,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要靠社会力量总动员。

上海长宁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叶国平表示,未成年犯罪预防和矫治是一项系统化工程。课题组发现,参与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和预防工作的社会力量不足、社会化程度较低、基层基础薄弱、缺乏专业人员、专门设施和配套机制与司法实践难以有效衔接等问题。

他认为,上海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现在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需花较大李琦聚焦制度设计和执行上如何确保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的社会力量到位。

据了解,上海检察机关探索了一系列借助社会力量开展的未成年人检察特色制度,如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到场等,都被国家的法律和有关制度所吸收且推广。

为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上海长宁检察院联合街道共同搭建来沪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平台,对居住在辖区内的246户来沪未成年人的家庭、就学、务工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了解来其家庭教育现状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并建立“蒲公英阳光教育基地”的常态化机制。据统计,自今年5月基地成立4个月,授课团队定期开展以“防范教育”、“亲子关系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等为主题的对话与160多户来沪未成年人的家庭进行沟通。

检察院方面认为,以社区为依托,整合各方力量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是该院弥补离异和有偏差行为的家庭教育缺陷的新措施。该院建议,在外来流动人口家庭集中的社区建立家长学校,学校的管理纳入社区管理平台之中。

热门推荐